(文字/禪殘) span>
“忽如一夜春風來”,“岩板之花”遍地開。
5月6日,古寶斯岩板生產線投產出磚;
5月8日,蒙娜麗莎發佈公告稱,將投資6億改造3條1800×3600mm等超大規格瓷板生產線;
5月8日,在收購江西新景象陶瓷後,江西華碩宣布將投資2億打造4條岩板生產線;
5月12日,江西羅斯福陶瓷宣布將投資8億元建造3條智慧岩板生產線;
5月15日,唯美集團旗下唯新材料20億元的特種高性能陶瓷板材專案開工,投產後預計年產長3.2米、寬1.6米、厚6毫米的特種高性能陶瓷板材800萬平方米;
5月18日,金牌業者二期薄岩板生產線點火;
5月18日,大將軍岩板線投產出磚;
5月18日,全聖企業岩板線投產出磚;
5月18日,新錦成與義大利薩克米集團、廣東道氏技術簽署戰略聯盟合作協議,將投入8個億建造智慧岩板製造基地,打造6條岩板生產線;
5月24日,進強岩板肇慶生產基地首條生產線正式量產;
……
當時光的腳步邁入2020年5月,岩板在中國的發展彷彿開了外掛,一路高歌猛進、狂飆不止。據不完全統計,岩板生產線數量從2019年的21條激增為目前的33條,還有42+條在建或處於規劃中。
然而,岩板此前一直處在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2019年銷量還不足10億元,被認為是岩板主要渠道的岩板加工廠因為拿不到貨而無工可加的比比皆是。轉眼之間,岩板「血腥的價格戰」便已悄然打響,市場驚現售價不到500元一張的岩板餐檯。
面對如此情勢,已經、正在或即將進軍岩板領域的陶瓷企業在岩板發展的下半場該何去何從?接下來,筆者不自量力,為陶瓷產業岩板發展發出「靈魂三問」。
一問 span>
岩板要不要上牆鋪地?
這個問題似乎問得有點莫名其妙。雖然岩板被行業定義為“是岩不是瓷,是板不是磚”,但它畢竟脫胎於又可以被稱為大規格瓷磚的陶瓷大板,肯定是可以上牆鋪地的,且應用效果比普通磁磚好很多。
只不過將岩板當作普通磁磚使用未免大材小用,也很難提升市場容量。
此話怎麼講?首先,岩板上牆鋪地不能充分發揮它作為新型建材由裝飾材料向應用材料跨界進軍的「利器」作用;其次,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岩板上牆鋪地成本太高,因而需求十分有限,尤其是在消費者教育還未完成的情況下。
實際上,除了在室內鋪地上牆,岩板應用的更廣闊領域在於廚衛空間(櫥櫃檯面、浴室櫃檯面、洗手台、水槽等)、各類家具(餐桌面、茶几面、衣櫃板、會議桌面等)、建築外觀,甚至包括家電面板。它是高端全屋定制的一種理想材料,可以將瓷磚與家居有機統一結合起來,實現空間一體化。
本質上來說,「岩板上牆鋪地」就是用老思維買新產品,即將岩板當作磁磚來賣。這是陶瓷企業慣性思維所導致的行為,也是目前岩板口碑好得喜人而實際銷售量小得嚇人的原因。
因此,岩板不是不可以上牆鋪地,而是要突破傳統磁磚操作模式的藩籬。
二問
岩板要不要發展經銷商通路?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陶瓷企業的岩板銷售管道主要是加工廠和家居定制企業。在它們傳統的經銷商通路上,岩板銷售並沒有什麼進展,即便稍有銷量,也正如前文所說,是當作大規格瓷磚賣出去的。
但是,岩板目前走不通經銷商通路,不代表未來也一定走不通經銷商通路。
原因有二。
其一,加工廠和家居定制企業數量有限。在岩板產能有限的情況下,加工廠和家居訂製企業把生產岩板的陶瓷企業當作香餑餑。但一旦岩板生產線大幅增加,產能迅速提升,價格戰就會跟著來。那時候,岩板產量無限而增量市場有限,生產岩板的陶瓷企業還將是加工廠和家居訂製企業的香餑餑嗎?結果必定是誰家的岩板價格便宜,工廠和家居定制企業就與誰合作,生產岩板的陶瓷企業將會深感加工廠和家居定制企業的資源遠不夠用。
其二,經銷商通路資源不容錯過。岩多多創始人劉永鋒認為,岩板未來排名前六的主要應用群依序為大理石產業(包括天然石、人造石、石英石)、 櫥櫃產業、家具業、門窗天花板產業、衛浴產業、陶瓷業。之所以將陶瓷業排在最後一名,是因為在他看來「陶瓷業走不動岩板的,連大板都夠嗆」。但他同時認為,陶瓷產業的門市通路將是岩板大家居最終的爆發點,只是培植這個通路任重道遠,可能需要1-2年的時間。
據悉,一些生產岩板的陶瓷企業先行一步,如順輝瓷磚在主攻工廠和家居定制企業的基礎上同時發展經銷商渠道,已與多位實力雄厚的經銷商達成岩板合作關係。
與其將來爭加工廠和家居定制企業資源爭得焦頭爛額,生產岩板的陶瓷企業不如提前佈局現有的經銷商通路。
三問
岩板會不會被跨界打劫?
陶瓷業是一個很難被外界影響的行業。一年多以前問磁磚會不會被房地產巨頭或泛家居企業跨界打劫,或許會被人笑話為杞人憂天。但隨著碧桂園相繼入股帝歐家居(歐神諾)、蒙娜麗莎,陶瓷產業「狼來了」成為不爭的事實。
如果市場規模起來了,房地產巨頭和泛家居企業涉足岩板生產並不是沒有可能。
這誰無法保證。
業界人士常將磁磚和布料進行類比,陶瓷企業相當於布料生產商,裝修工人∕裝修公司∕房地產企業則相當於服裝製造商。一般情況下,服裝製造商是不會也沒有必要自己去生產布料的。
世界永遠都在變化發展,誰說服裝製造商一定不會自己生產布料?誰說房地產巨頭或泛家居企業一定不會生產岩板?
以服裝業為例,著名服裝企業雅戈爾自己就涉足紡織,為自身的服裝產業提供布料,也聯手義大利馬佐度為頂級品牌生產布料。
回歸家居領域,主業為房屋智造(裝配式建築業務+傳統房地產開發業務)的美好集團首條3mm超薄岩板生產線已於2019在湖北投產便是最好的證明。
對此,生產岩板的陶瓷企業應該有思想準備,並事先想好應對策略。
經過“靈魂三問”, 岩板下半場的發展思路逐漸明晰起來。
生產岩板的陶瓷企業既不能拘泥於傳統瓷磚操作模式去賣岩板,即要運用大家居的創新思維去跨界,充分發揮岩板新型建材“攻城略地」的作用;也不能放棄經銷商通路,提前佈置終端門市;也要重視岩板的產品開發、物料運輸、配送、應用設計、深加工、鋪貼、安裝等環節,以用戶思維建立健全岩板服務體系,用利他思維建構共贏的居家生態鏈。當然,前提是要打造一個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岩板團隊。
只有這樣,陶瓷業者才能在岩板領域掌握主動權,從材料品牌、生產品牌向綜合品牌、用戶品牌升級,由賣材料向賣成品升級,從而獲取較高的利潤,避免淪為房地產和泛家居企業的“附庸”,並帶動陶瓷行業轉型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