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陶瓷資訊》實地調查了解到,廣東天然氣大幅上漲。詳見《廣東陶企被“氣瘋”,天然氣價格最高漲至3.18元/m³》。
近日,《陶瓷資訊》了解到,進入12月,廣東地區LNG不僅供應不足,單一使用LNG的陶瓷產區陶瓷企業被限制用氣,嚴重影響生產,而且LNG到貨價已高達5500元/噸。其中最早進行天然氣改造,並採用單一氣源LNG的清遠禾雲片區及週邊地區陶瓷廠商生產受影響最大。
管道氣進入12月後,供氣量相對穩定,氣價經過11月調價後,未再出現大幅上漲趨勢。
12月10日,廣東某陶瓷企業內部人士稱,其所在地區再度因氣源供應不足被限制用氣。
1週內清遠禾雲兩度限制用氣
這並非清遠禾雲地區首次因用氣不足而遭遇停氣、限氣風波。
今年開年,清遠禾雲要求,未使用天然氣的陶瓷業者不得復產,截至4月,該地企業基本上已完成改造。根據《陶瓷資訊》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清遠禾雲鎮目前共有12家陶瓷業者46條生產線正常運作。
由於採取單一的LNG 供氣,因此禾雲片區氣價一直位居全廣東之首。而且從完成改造截止12月前,先後因供氣管道氣壓過大、施工破壞挖壞管道等原因發生停氣狀況,導致企業正常生產受影響。
11月以來,國內氣價暴漲,LNG供應更是緊張。據悉,12月初,禾雲地區就已發生一次因供氣不足引起的限制用氣事件,多家陶瓷企業被迫限產多日,短短一周時間,今天再度因燃氣供應不足要求企業限制用氣。
氣價逼近4元/m³,全廣東LNG供應緊張
《陶瓷資訊》從某能源公司了解到,不只是清遠,全廣東都出現LNG供應緊張的問題。
「現在全廣東氣源都緊張,都漲瘋了,關鍵是漲價了都沒氣,各碼頭都沒船回來。」某大型能源供應商負責人告訴《陶瓷資訊》,目前LNG到貨價已經達到5500元/噸,以1400m³/噸的氣化率計算,氣價最起碼要漲到3.93元/m³。
而2週前的11月底,LNG價格儘管已經經過一輪上漲,上漲超過1000元/噸,但也僅在4000元/噸,也就是說在半個月時間不到,LNG上漲了37.5%。
《陶瓷資訊》從禾雲及週邊陶瓷企業了解到,目前當地實際用氣價格最高已達3.5元/m³。
「上漲有很多原因,各碼頭的船期計畫又沒預測到冬季的需求這麼大。」據悉,不僅肇慶、清遠、江門以及佛山等地的陶瓷產業被要求完成天然氣改造,印染、紡織、造紙、化工等產業也面臨「煤改氣」壓力,造成今年廣東地區天然氣需求量大,而廣東使用的天然氣中,進口的LNG佔比較大。
廣東一LNG接收站。
除需求量大幅增加外,廣西北海碼頭未恢復營運也是造成供應緊張的重要原因。目前廣東使用的LNG主要來自深圳大鵬、東莞九豐、珠海金灣、廣西北海幾大接收站。其中廣西北海LNG接收站11月初發生火災,停運至今,也加劇了廣東地區LNG供應緊張局勢。
《陶瓷資訊》從能源公司了解到,廣西北海站或將於12月12日恢復正常供應,屆時,廣東LNG供應緊張的局面將會得到緩解。
LNG處處受制,單一氣源企業「傷不起」
除清遠禾雲外,江門也是採取LNG供氣的陶瓷產區,佛山市以及肇慶市大部分地區雖然有國家大管網管道氣供應,但為防止管道氣供應不足,肇慶市大部分企業都已自建LNG站,佛山陶瓷企業在天然氣改造過程中,也積極申請自建LNG站,這意味著LNG在廣東陶瓷生產上具有舉足輕重的角色。
作為管道天然氣的補充,肇慶高要區30家陶瓷企業中,大部分自建了LNG站,這不僅有利於保障企業用氣充足,同時LNG和管道氣的競爭也有助於企業獲得更低氣價。
但LNG供應受影響因素較多,單一採用LNG 供氣的陶瓷園區,則顯得處處受限。清遠禾雲屢屢斷氣、限氣並非個案,江門市自9月完成天然氣改造以來,至今仍受氣化能力不足,企業生產受限。
儘管相關部門和能源企業正加快管網建設,加大天然氣供應,但隨著年底佛山陶瓷必須完成“煤改氣”,明年廣東陶瓷及其他更多產業用氣需求量會更大,天然氣供應能否全年保障充足仍是未知之數。
(文章轉載自陶瓷資訊)